2017.10.19-22韶关船底顶三天三夜实训作业总结 力狼
2017.10.19 周四晚8:00我们从深圳深大北门出发,前往韶关船底顶,此次实训带队教练:方丈、老尹;参与学员有:力狼、豪哥、大海、起点、秋天、空降兵、小罗、粒子、山海、途狼、Misee、老杨、客家哥共13人;此次活动同样分两个小组进行,我在一组,6个人;
与上次一样,在高速路上每位学员同样对此次行程作了模拟领队临场解说,有了上次的经验后,大家对流程介绍都有所提升,但也许是对线路的陌生吧,对具体细节方面还是欠缺,如说到安全方面,大家都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但具体到如何防范,要怎样做才能降低事故的发生,都没有很好的举措;这是我们在今后带队过程中需要加强的;凌晨一点,终于到达了第一晚的营地,张屋村附近的一片空菜地,此次没有夜行安排,所以大家到达营地后就扎营休息了。
第二天,6:30我和小罗就起床做早餐了,紫菜面条;这一次我们的行程计划比上次做得详细多了,具体到每一餐的人员分工都做了安排,所以轮到谁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样大家都能提前准备,不至于一锅乱;早餐过后,8:00我们进行行前拉伸后,就按行程计划表实施了,第一段,豪哥领队,大海收队,第一天,方丈跟我们小组,老尹跟二组;由于行程计划表的行走计划是豪哥做的,所以在出发时,没有做过多的人员分工,也没有对行进方向做很好的定位,说实在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也没有拿地图出来量方位角,甚至我们所处的位置也没真正明白;就这样,我们全组人员,就稀里糊涂的跟着豪哥走了,凭感觉,我们从水泥路上往山的方向走,到了周屋村,沿着村子旁的小路,到达了一处大坝,由于水流的原因,未能过大坝,而大坝处立的一块石牌写的落款,我们才发现走错了路,后来拿出地图重新定位,才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重返起点,为此我们花了两个小时,多走了四公里的路;后来进了张屋村,在找登山口的时候,也是几经周折,才找到正确的路;在上山两公里左右,我们遇到一群黄牛群,正好也是在一个叉路口,当时领队为了躲避牛群,选择了右边的一条道,走到山上,呈现两处山谷,才发现又走错了路,还好离正确的轨迹不是太远,及时横切到了正路上;到达一片竹林,三叉溯溪路口豪哥说第一个检查点到了,但是教练挖了个坑,说没到,所以我们又往前到达一处有临时羊棚的溪水处才交接,后来才知道是错过了。
午餐过后,大海领队前往Cp3点,由于一路上只有一条道,所以很快我们就到达了界牌检查点;
第三段行程,小罗领队,这段路程前半段是从山上往山谷走,下坡路,在丛林中穿越,不太好走,下到一条明显的土路后,要过到白嶂顶脚下的营地,需经过一片沼泽地,往左往右?我们在此拿出地图,利用后方交汇法确定了我们所在位置,选择了右边道路,顺利到达了cp4检查点;
第四段行程,起点领航,接近傍晚,部分下山路有山石和小溪,刚交接走了不远,粒子就踩滑了石头,磕伤了右脚膝盖,发现伤情后,部分队友束手元策,豪哥淡定的检查了伤情后说野外受伤后像这种情况,不适合包扎处理,应该以减低疼痛为最佳处理方法,所以用云南白药保险液喷雾剂对伤口做了处理,果然效果明显,没多久粒子就感觉疼痛减轻了,坚强的粒子后来继续前行,于18:00我们到达了峡洞营地;当时对是否到了营地,领队和队员们还举旗不定,犹豫不决,后来还是教练说到了,也难怪大家,事先教练挖的坑说峡洞是一个村庄,有人居住,但当时的营地一片荒凉,杂草丛生,但附近有明显的扎营痕迹和野炊痕迹;二组比我们晚到了半小时,最后一段梅雨仰落水受了轻伤;按分工,当晚是豪哥,粒子,客家哥做晚饭,野外居然能吃到腊肉饭和粒子带的正宗红烧肉!晚餐过后,分小组进行了点评分享,主要找毛病,真有种像部队干部和党员进行的自我反省,大家对当天的领队进行了点评,专挑毛病,这个时候心里有不爽的都可以借机吐槽,那是一个爽;
第五段10.21日,早 阴天;一早起来,草上全是雾水,雨水,忍不住拍了几张唯美画面;早餐过后,两组队员一起做了简单的分享,主要是对昨天的行程;每次营地结束,总是有小的问题发现,我们组由于我的失误,也是观念不够吧,早餐洗锅的面条有部分直接倒在了溪水中;起点收帐篷时,地钉遗收了三枚;为此小组做了二十个俯卧撑,起点和豪哥多做了二十;今天,老尹教练跟我们一组,第一段行程,由我领队,由于吸取了昨天的经验,一早就对领队责职做了功课,按计划今天一天的行程不算太远,只是前半段有部分爬升有难度;所以出发时间不是太早;由于是周六,走没多久,在半山腰上我们就碰见了其他队伍的驴友;山越爬越陡,山上的风也越来越大;还有很大的雾气,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滑坠,所以我们行走的速度不算太快,由于雾太重,无法清楚的识别地貌特征,加上对地图的识别不够专业,在未到达检查点时,我以为已经到了,后来在老尹教练的引导下,又继续走,当我们路过白嶂顶后,走了一段下坡路,我才确定了已过检查点;行走在山脊上,呼啸的冷风吹得直流鼻涕,大家加了衣服,但大海的衣服没有防风作用,虽是两件穿身上,一大个子依然冷得直发抖;
交接粒子后,我们简单的午餐过后,继续前进,粒子是我们小组最后一个领队,就算每个人都领航了一次了,后面的路都是相对明显的,到达计划中的营地时间很早,最后大家一致研究决定,今天多走点路,到白房子露营;在船底顶山脚驿站休整后,我们继续由粒子领队,直奔船底顶;终于于15:30到达了山顶,一面红旗格外抢眼的迎风飘扬,乱石堆中立了两个铁牌子:如果爱她/他 别上;如果爱她/他 请上船!船底顶海拨1568米;原来网络上的一首浪漫的诗是缘于此;短暂的停留,大家在冷风中装逼拍照后,和二组取得相同意见后,决定前往白房子,于是由豪哥领队,粒子收队,出发白房子;
一路下撤,风很大,夜色渐暗,不久我们就到了一处断涯,当时遇到有队伍从对面方向穿越过来的,断涯处挂着几根绳索,不高但是很险,后面是万丈深渊;还好难度不算太大,很快我们就爬上了断涯,很快的,我们就到了传说中的乱石坡,当时天色已晚,大家面对乱石坡,才意识到难度和危险性比预想的要大得多,但行已至此,唯有继续;所以大家只想怎样在天黑前走完乱石坡;第一个山谷的乱石坡还好,当时还能看见明显的行走的痕迹,豪哥在前面,但下到一半时,教练忽然坐在原地不走了,说不舒服,而我也走到了教练前面,后来发现对面有队伍从侧面过来,才发现我们走错路了,如果低头一路往下,后果不堪设想;还好及时返回横切到正确的路上;本以为乱石坡已走完,虽知,到了第二个山谷,才发现有更长的石头路在等着我们!此时,天已完全黑了,大家把头灯打开,大海还穿上了雨衣防寒;很快的,教练,豪哥,大海都走到了前面,慢慢的看不见他们的灯光了,我和小罗,粒子,客家哥在后面,当时我们只有一个想法,安全下撤,哪怕慢点,也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踩稳了再走;客家哥一直在后面陪着粒子,小罗在我后面,明显的我感觉到小罗的体力很累了,所以中途我们小休了一会,吃了点干粮和水;处于深谷乱石中,不知哪里是尽头,恐惧感由然而生,大家心情可以说是错综复杂吧,但不容过多思考,忘了时间,忘了疲惫,因为都知道,野外不相信眼泪;终于见到了大海和教练他们,后来为了安全起见,教练亲自在前面探路,我在后面跟随,几经周折磨难,我们追上了二组小分队队员,原来二组梅雨仰体力不支,空降兵和起点他们也是一路照顾;考虑到溯溪路有比较明显轨迹了,而且沿途有路标,所以我和大海就在前面开路,后来就先行下到了坝上,方丈教练他们原来已在坝上烧了热开水等我们;还给后面的队友准备了热奶茶;后来我才知道,我们组的队友小罗在经过绳索那一段后,体力严重不支,后来是粒子和客家哥分担了他的背包,临时补充了能量才下到坝上的,当时我把热奶茶递给他时,才发现面色刷白;短暂休息后,我把小罗的帐篷接了过来,于晚上十一点我们全体学员才安全到达白房子;白房子原来是一处客栈,但房间里面只有木板床,没有任何被子之类的,每人收费20;好在主人有给我们提供了热水,大家都有种大难重生的感觉,做饭吃完后很夜都没有睡着,冷风透过木板,吹得房间好冷,一夜我居然没有睡着,半夜还听到有队友说梦话,喊乱石坡的;个中滋味,只有户外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10.22日,早餐过后,我们学习了野外急救担架的制作和渡河的技能,后面的行程相对简单,都是大路,所以就没分组,而是两个组一起出发了,经历了乱石坡,大家的心更贴得近了,途中,方丈教练挖了个坑,让起点装扭伤了脚,于是大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演练了一堂户外急救课,整个过程有点戏剧性,但反应出了我们团队的急救知识和流程处理还是有待加强;16:00我们就下到了罗坑镇,完成了船底顶穿越;在小镇吃饭后进行了总结,22:00回到了深圳温暖的家;
通过三天三夜的实训,总结收获如下:
1.掌握了地图与指北针的实地应用,学会了4D,3S在行进中的重要性;
2.学习了野外扎营的营地选择和营地管理,人员分工,野炊技能;
3.队伍徒步穿越行进间的管理,包括:行走节奏控制,人员安排;
4.行程计划表的实际应用,不能随意改变行程计划,否则会带来不可控的意外发生;
5.通过活动,凝聚了团队向心力,大家更齐心,更团结;
6.户外迷路、队友受伤后的处置方法;
最后感谢方丈、老尹教练三天的言传身教,辛苦付出!
{{el.item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2Titles}}
2017.10.19-22韶关船底顶三天三夜实训作业总结 力狼
2017.10.19 周四晚8:00我们从深圳深大北门出发,前往韶关船底顶,此次实训带队教练:方丈、老尹;参与学员有:力狼、豪哥、大海、起点、秋天、空降兵、小罗、粒子、山海、途狼、Misee、老杨、客家哥共13人;此次活动同样分两个小组进行,我在一组,6个人;
与上次一样,在高速路上每位学员同样对此次行程作了模拟领队临场解说,有了上次的经验后,大家对流程介绍都有所提升,但也许是对线路的陌生吧,对具体细节方面还是欠缺,如说到安全方面,大家都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但具体到如何防范,要怎样做才能降低事故的发生,都没有很好的举措;这是我们在今后带队过程中需要加强的;凌晨一点,终于到达了第一晚的营地,张屋村附近的一片空菜地,此次没有夜行安排,所以大家到达营地后就扎营休息了。
第二天,6:30我和小罗就起床做早餐了,紫菜面条;这一次我们的行程计划比上次做得详细多了,具体到每一餐的人员分工都做了安排,所以轮到谁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样大家都能提前准备,不至于一锅乱;早餐过后,8:00我们进行行前拉伸后,就按行程计划表实施了,第一段,豪哥领队,大海收队,第一天,方丈跟我们小组,老尹跟二组;由于行程计划表的行走计划是豪哥做的,所以在出发时,没有做过多的人员分工,也没有对行进方向做很好的定位,说实在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也没有拿地图出来量方位角,甚至我们所处的位置也没真正明白;就这样,我们全组人员,就稀里糊涂的跟着豪哥走了,凭感觉,我们从水泥路上往山的方向走,到了周屋村,沿着村子旁的小路,到达了一处大坝,由于水流的原因,未能过大坝,而大坝处立的一块石牌写的落款,我们才发现走错了路,后来拿出地图重新定位,才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重返起点,为此我们花了两个小时,多走了四公里的路;后来进了张屋村,在找登山口的时候,也是几经周折,才找到正确的路;在上山两公里左右,我们遇到一群黄牛群,正好也是在一个叉路口,当时领队为了躲避牛群,选择了右边的一条道,走到山上,呈现两处山谷,才发现又走错了路,还好离正确的轨迹不是太远,及时横切到了正路上;到达一片竹林,三叉溯溪路口豪哥说第一个检查点到了,但是教练挖了个坑,说没到,所以我们又往前到达一处有临时羊棚的溪水处才交接,后来才知道是错过了。
午餐过后,大海领队前往Cp3点,由于一路上只有一条道,所以很快我们就到达了界牌检查点;
第三段行程,小罗领队,这段路程前半段是从山上往山谷走,下坡路,在丛林中穿越,不太好走,下到一条明显的土路后,要过到白嶂顶脚下的营地,需经过一片沼泽地,往左往右?我们在此拿出地图,利用后方交汇法确定了我们所在位置,选择了右边道路,顺利到达了cp4检查点;
第四段行程,起点领航,接近傍晚,部分下山路有山石和小溪,刚交接走了不远,粒子就踩滑了石头,磕伤了右脚膝盖,发现伤情后,部分队友束手元策,豪哥淡定的检查了伤情后说野外受伤后像这种情况,不适合包扎处理,应该以减低疼痛为最佳处理方法,所以用云南白药保险液喷雾剂对伤口做了处理,果然效果明显,没多久粒子就感觉疼痛减轻了,坚强的粒子后来继续前行,于18:00我们到达了峡洞营地;当时对是否到了营地,领队和队员们还举旗不定,犹豫不决,后来还是教练说到了,也难怪大家,事先教练挖的坑说峡洞是一个村庄,有人居住,但当时的营地一片荒凉,杂草丛生,但附近有明显的扎营痕迹和野炊痕迹;二组比我们晚到了半小时,最后一段梅雨仰落水受了轻伤;按分工,当晚是豪哥,粒子,客家哥做晚饭,野外居然能吃到腊肉饭和粒子带的正宗红烧肉!晚餐过后,分小组进行了点评分享,主要找毛病,真有种像部队干部和党员进行的自我反省,大家对当天的领队进行了点评,专挑毛病,这个时候心里有不爽的都可以借机吐槽,那是一个爽;
第五段10.21日,早 阴天;一早起来,草上全是雾水,雨水,忍不住拍了几张唯美画面;早餐过后,两组队员一起做了简单的分享,主要是对昨天的行程;每次营地结束,总是有小的问题发现,我们组由于我的失误,也是观念不够吧,早餐洗锅的面条有部分直接倒在了溪水中;起点收帐篷时,地钉遗收了三枚;为此小组做了二十个俯卧撑,起点和豪哥多做了二十;今天,老尹教练跟我们一组,第一段行程,由我领队,由于吸取了昨天的经验,一早就对领队责职做了功课,按计划今天一天的行程不算太远,只是前半段有部分爬升有难度;所以出发时间不是太早;由于是周六,走没多久,在半山腰上我们就碰见了其他队伍的驴友;山越爬越陡,山上的风也越来越大;还有很大的雾气,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滑坠,所以我们行走的速度不算太快,由于雾太重,无法清楚的识别地貌特征,加上对地图的识别不够专业,在未到达检查点时,我以为已经到了,后来在老尹教练的引导下,又继续走,当我们路过白嶂顶后,走了一段下坡路,我才确定了已过检查点;行走在山脊上,呼啸的冷风吹得直流鼻涕,大家加了衣服,但大海的衣服没有防风作用,虽是两件穿身上,一大个子依然冷得直发抖;
交接粒子后,我们简单的午餐过后,继续前进,粒子是我们小组最后一个领队,就算每个人都领航了一次了,后面的路都是相对明显的,到达计划中的营地时间很早,最后大家一致研究决定,今天多走点路,到白房子露营;在船底顶山脚驿站休整后,我们继续由粒子领队,直奔船底顶;终于于15:30到达了山顶,一面红旗格外抢眼的迎风飘扬,乱石堆中立了两个铁牌子:如果爱她/他 别上;如果爱她/他 请上船!船底顶海拨1568米;原来网络上的一首浪漫的诗是缘于此;短暂的停留,大家在冷风中装逼拍照后,和二组取得相同意见后,决定前往白房子,于是由豪哥领队,粒子收队,出发白房子;
一路下撤,风很大,夜色渐暗,不久我们就到了一处断涯,当时遇到有队伍从对面方向穿越过来的,断涯处挂着几根绳索,不高但是很险,后面是万丈深渊;还好难度不算太大,很快我们就爬上了断涯,很快的,我们就到了传说中的乱石坡,当时天色已晚,大家面对乱石坡,才意识到难度和危险性比预想的要大得多,但行已至此,唯有继续;所以大家只想怎样在天黑前走完乱石坡;第一个山谷的乱石坡还好,当时还能看见明显的行走的痕迹,豪哥在前面,但下到一半时,教练忽然坐在原地不走了,说不舒服,而我也走到了教练前面,后来发现对面有队伍从侧面过来,才发现我们走错路了,如果低头一路往下,后果不堪设想;还好及时返回横切到正确的路上;本以为乱石坡已走完,虽知,到了第二个山谷,才发现有更长的石头路在等着我们!此时,天已完全黑了,大家把头灯打开,大海还穿上了雨衣防寒;很快的,教练,豪哥,大海都走到了前面,慢慢的看不见他们的灯光了,我和小罗,粒子,客家哥在后面,当时我们只有一个想法,安全下撤,哪怕慢点,也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踩稳了再走;客家哥一直在后面陪着粒子,小罗在我后面,明显的我感觉到小罗的体力很累了,所以中途我们小休了一会,吃了点干粮和水;处于深谷乱石中,不知哪里是尽头,恐惧感由然而生,大家心情可以说是错综复杂吧,但不容过多思考,忘了时间,忘了疲惫,因为都知道,野外不相信眼泪;终于见到了大海和教练他们,后来为了安全起见,教练亲自在前面探路,我在后面跟随,几经周折磨难,我们追上了二组小分队队员,原来二组梅雨仰体力不支,空降兵和起点他们也是一路照顾;考虑到溯溪路有比较明显轨迹了,而且沿途有路标,所以我和大海就在前面开路,后来就先行下到了坝上,方丈教练他们原来已在坝上烧了热开水等我们;还给后面的队友准备了热奶茶;后来我才知道,我们组的队友小罗在经过绳索那一段后,体力严重不支,后来是粒子和客家哥分担了他的背包,临时补充了能量才下到坝上的,当时我把热奶茶递给他时,才发现面色刷白;短暂休息后,我把小罗的帐篷接了过来,于晚上十一点我们全体学员才安全到达白房子;白房子原来是一处客栈,但房间里面只有木板床,没有任何被子之类的,每人收费20;好在主人有给我们提供了热水,大家都有种大难重生的感觉,做饭吃完后很夜都没有睡着,冷风透过木板,吹得房间好冷,一夜我居然没有睡着,半夜还听到有队友说梦话,喊乱石坡的;个中滋味,只有户外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10.22日,早餐过后,我们学习了野外急救担架的制作和渡河的技能,后面的行程相对简单,都是大路,所以就没分组,而是两个组一起出发了,经历了乱石坡,大家的心更贴得近了,途中,方丈教练挖了个坑,让起点装扭伤了脚,于是大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演练了一堂户外急救课,整个过程有点戏剧性,但反应出了我们团队的急救知识和流程处理还是有待加强;16:00我们就下到了罗坑镇,完成了船底顶穿越;在小镇吃饭后进行了总结,22:00回到了深圳温暖的家;
通过三天三夜的实训,总结收获如下:
1.掌握了地图与指北针的实地应用,学会了4D,3S在行进中的重要性;
2.学习了野外扎营的营地选择和营地管理,人员分工,野炊技能;
3.队伍徒步穿越行进间的管理,包括:行走节奏控制,人员安排;
4.行程计划表的实际应用,不能随意改变行程计划,否则会带来不可控的意外发生;
5.通过活动,凝聚了团队向心力,大家更齐心,更团结;
6.户外迷路、队友受伤后的处置方法;
最后感谢方丈、老尹教练三天的言传身教,辛苦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