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9-03 10:59
楼主
晨光熹微,九时钟声敲响,我端坐屏前,等待一场穿越八十载风雨的庄严对话。当第一面红旗在长安街冉冉升起,胸腔里那颗跳动的心便再不属于自己——它随着铿锵步伐一起震荡,随着战机轰鸣一同翱翔,最终化作眼角温热的湿润。
这不是普通的阅兵,这是一部行走的史诗。每一个方阵踏过苍穹之下,都仿佛历史的书页在眼前翻动。我看到年轻士兵眼中闪烁的坚毅,与八十年前那些年轻面庞隔空相望;我听见整齐划一的足音,与抗战烽火中的呐喊交织成永不消逝的和声。那些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步伐,一步步踏在新时代的柏油路上,却回响着太行山上的烽火、延安窑洞的灯光、鸭绿江畔的誓言。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这十个字此刻有了千钧之重。红旗是先烈以热血染就的信仰,春风是改革开放在我们面颊上的轻抚。当歼-20划破长空,当坦克/隆隆驶过,我忽然懂得:这看似平静的蓝天,之所以没有硝烟,是因为有无数人正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最动人心魄的,是镜头里老兵们的出现。苍老的手举起敬礼,皱纹里藏着整个民族的记忆。他们曾经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如今安坐天安门城楼上,接受后辈最崇高的敬意。这一刻,八十年的时光被压缩成一道彩虹,连接着苦难与辉煌,牺牲与新生。
观礼至此,恍然醒悟:阅兵岂止是武器的展示,更是民族精神的淬火重生。每一个正步都踏出同一个节奏: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信仰写在科技工作者深夜实验室的灯光里,这力量融在边防战士踏过的每一寸雪原中,这希望种在乡村教师坚守的三尺讲台上。
仪式结束,心情久久难平。窗外阳光正好,街上车水马龙,人们步履匆匆。这片土地曾经伤痕累累,如今生机盎然。八十年前,先辈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八十年后,时代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
长风掠过红旗,猎猎作响,那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嘱托。愿以我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中华;愿以万千奋斗者之热血,续写这东方传奇。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这或许就是对历史最好的回答。
杨志云
2025.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