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知磨砺•户外教育
客服热线: -

行知磨砺•户外教育

户外旅行/企业团建拓展/户外培训/急救培训/应急救援/青少年教育/赛事策划执行/户外领导力

检伤分类与伤患分级培训 [复制链接]

Cherry 23 1
Cherry
话题: 9
回复: 9
楼主

昨天晚上,我参加了检伤分类与伤患分级培训,一晚上的课程都是干货满满,再次学习到了非常多以前不知道的急救知识。以下是我的学习总结。 

 

   在突发事故或灾害现场,科学、高效的检伤分类是提高伤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环节。本次培训围绕检伤分类的意义、原则、分级标准及操作流程展开,进一步强化了参训人员对急救资源合理调配和伤员优先级处置的能力。 

 

一、检伤分类的意义 

1.分级救治:通过红、黄、绿、黑四色标识,快速区分伤员伤情轻重,明确救治顺序。 

2. 统计协调:准确统计伤员数量,为后续医疗资源调度提供数据支持。 

3. 资源优化:在有限的人力、物资条件下,优先保障危重伤员的生命安全。 

4. 提升生存率:通过分级干预,最大限度降低可避免的死亡和伤残。 

 

二、现场急救原则 

培训强调,施救者需保持冷静,避免盲目行动,并遵循五大原则: 

1.先救命后治病:优先处理窒息、大出血等致命伤。 

2. 先重伤后轻伤:红色标识伤员优先于黄色、绿色。 

3.先排险后施救:确保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4. 先救治后运送:稳定生命体征后再转移。 

5. 急救与呼救并重:同步启动专业救援支持。 

 

三、四级分类标准 

- 红色(Ⅰ级):重伤员,需立即干预(如呼吸衰竭、大出血)。 

- 黄色(Ⅱ级):中度伤,可短暂延迟救治(如骨折、稳定烧伤)。 

- 绿色(Ⅲ级):轻伤,可自行行动或最后处理(如擦伤、扭伤)。 

- 黑色(0级):死亡或无法存活的致命伤,暂不占用资源。 

 

四、创伤检查五步法 

通过系统评估确保不漏诊: 

1. 气道:检查是否通畅,清除异物。 

2. 呼吸:观察自主呼吸频率与深度。 

3. 循环:检测脉搏及活动性出血。 

4. 神经:评估意识状态(如GCS评分)。 

5. 全面排查:发现潜在致命伤(如内脏损伤)。 

 

总结 

本次培训通过理论,我掌握了检伤分类的核心技术与现场决策逻辑。未来需通过模拟演练巩固技能,确保在真实场景中高效、有序地挽救生命,提升团队应急响应能力。继续加油!! 

最后来一张靓照。


 

                                                                          学员: 杨志云

                                                                         2025418

评论请先登录注册
精彩话题推荐
绑定手机
×
图片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