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13 00:05
楼主
4月10日重学地理学科知识:地形,地貌,地质,气象,地图…..
地形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地形的形成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
内力:地质作用—造成地表的起伏,控制海陆分布的轮廓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架。
外力:流水,风力,太阳辐射能,大气,生物的生长和活动。
陆地地貌:1.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坦广大地区(我国有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2.丘陵:海拔200米以内到500米以下的山地(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3.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峭,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秦岭,南岭,喜马拉雅山脉)
4.高原:海拔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拓,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5.盆地:盆地四周地形的水平高度要比盆地自身高,在中间形成一个低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准葛尔盆地)
山区的地形地貌的外表形态尽管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基本形态为山地、丘陵、山谷、山脊、鞍部、陡崖**等
地质灾害与山区气候 :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落石、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海啸等,多由地质构造不稳定或极端天气引发。山区气候特点显著,表现为垂直分异大、昼夜温差明显、降水分布不均。山区常见气候现象包括雾、雪、冰雹、雷电等。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0米,气温约下降6℃。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冰雹、雷电、雪崩及冻雨等,需提前预警并采取避险措施,及时关注天气预报。
海岸线气候:台风是产生于热带阳面上的一种强烈的气旋,会引起狂风暴雨,巨浪,风暴潮
潮汐是因为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各处引起力不同而引起的。我国农历初一,十五和十六是大潮,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是小潮。
对户外活动有影响的天气只要有:高温,台风,大雾,雷电,大雨暴雨,低温。
气象现象应对方法
暴雨:避开低洼地带,注意泥石流征兆物体,蹲避险。
地图常识与等高线
地图是地形分析的重要工具,需掌握比例尺、图例和坐标系统。等高线是连接相同海拔点的闭合曲线,可判断坡度(密集处陡峭)、山脊(凸向低处)和山谷(凸向高处)。
指北针:校正磁偏角,结合地图确定方位角。地形图+实地对照:通过地标(山峰、河流)定位,规划安全路线,避免危险地形(如断崖,气候对户外活动的影响,参加活动动正常开展,天气风险里是第一要点和风险,气候特点的了解,如雨水台风,地形山区气候特点了解风速风向,地图比例尺的了解。地图的网格坐标:如每个方格长和宽都是1公里,1KM的小格子可再分为100个100M*100M的小格格。编号读取原则:由左向右读,再由下往上读。
户外旅行出发前一天留意气象台的天气报告,当天行程中不时留意天气变化,及时作出措施。使用地图和指北针,才是登山所必备的技能。进行中做到方向明,路线明,位置明。
学员:章盛 T25178
2025年4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