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剑联合公益应急救援队户外拉练2025 年 3 月 30日 阴天有小雨2025年3月 30 日,砺剑联合公益应急救援队春季培训在文博宫和鸡公山展开,由李昌林队长带队及5位助教协助。作为参与此次培训的志愿者,感受颇深: 一 文博宫 标准军事化的列队,第一次见识了不一样的热身,原地踏步由慢变快,然后活动每个身体部位。让我们的身体慢慢动起来,气氛也活跃起来了。这样增加肌肉温度和弹性,热身促进血液循环,让肌肉获得更多氧气和能量,减少僵硬,提
鸡公山&文博宫拉练及绳索技术培训心得 这次“鸡公山&文博宫拉练及绳索技术”培训,从破冰自我介绍到绳索技术的实战演练,每一个细节都令人难忘,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宝贵经历。一、热身在通过一轮的自我介绍后,正式徒步前,教练带领我们进行了一场简短而有效的热身运动,指导我们进行从颈部拉伸到全身肌肉拉伸等动作,精准到位,唤醒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为接下来的徒步挑战做好了充分准备。二、食物分享午餐时,大家纷纷拿出各自准备的食物,共享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野餐会”。教练就同学们带来的食物,带领大家重新温习了一次配带食物遵循“一高四易”(高营养、易消化、易食用、易存放、易携带)和“一合一少”(合口味、少垃圾)原则。三、装备介绍在装备介绍环节,教练详细讲解了登山杖的使用技巧以及背包的正确使用方法。从登山杖的高度调节到不同地形的握杖姿势,再到背包的三大系统以及装包技巧,教练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专业与经验。四、七条法则教
户外急救&鸡公山拉练感悟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荀子·天论》有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我们仰望浩瀚星空,亦曾俯视万物繁盛,更有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殊不知古人曾有诗云:“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早已将人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人与人之间,亦或是人与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之间,都是相生相克,和谐共生的。2025年03月29日,在砺剑联合公益应急救援队李昌林老师的带领下于银湖山进行户外技能的培训与拉练,其间李老师多次讲述在户外运动中的一些必备知识与救援技能。例如,面临大型危险动物的威胁时,如何判断安全距离;在迷路且没有指南针以及其它能辨别方向的工具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植物的向阳生长以及石壁的外观特征来辨别方向;在户外处于危急时刻该如何自救以及在救援他人时如何巧妙使用绳结技巧来最大程
记第一次户外急救培训— 王志敏 3月29日,周六,深圳的天气突然变得异常寒冷,却阻挡不了大家对学习、公益的热情。在李教的带领下,我们一共49名户外爱好者齐聚鸡公山,参加了这次的急救培训活动。 活动从热身开始,教练带领大家从头到脚、从小肌肉到大肌肉,并普及热身的重要性,再次感受到教练的细致认真严谨负责的的态度。随后队伍快速向山中行进。到达第一个休息点时,教练现场教学,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正确使用登山杖和调节背包,这些小技巧让大家在户外可以更省力、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午餐时间成了“流水宴席”,队员们围坐一起,分享自带的美食,热热闹闹的吃完山野流水席。 之后。教练又给大家讲解了户外运动的前期准备要点,并强调了“无痕山野”理念——提醒大家带走垃圾、保护自然。下午的“重头戏”是绳索技能课,教练演示了多种打结方法,虽然之前学过,依然认证听课
作业
雨中的成长与使命 六点半的闹钟划破春寒,收拾装备时窗外雨声淅沥。套上冲锋衣跨上小毛驴,冷风裹着雨丝钻进袖口,指尖在湿漉漉的车把上冻出青白。文博宫山脚下,砺剑公益的红旗在雨幕中猎猎作响,像一团跳动的火。李教练那句"学到的每项技能都可能成为他人的生命线"在耳畔回响。过签名集合后。在教官的带领下开始进行热身环节,这次热身动作和我之前爬山热身有些不一样。还是学到了不一样的知识,接下来攀登陡坡时的步代逐渐找到韵律。登至山腰,我们稍作休息,李教官为我们传授背包和登山杖的选择,作用及使用方法,让我惊觉登山包不是移动仓库而是与身体对话的生命载体。一个好的登山双肩包相当于一个与身体行走的"贴身房车",当大部分重量真正转移到腰际时,可让肩带顿时卸下枷锁。正确使用登山杖,将手从腕婉带由下向上穿过,虎口环住腕晚带根部,更是可以让杖体成为骨骼的延伸,是身体与山岩对话的安全密码,那些曾被我轻视的金
应急救援队文博宫&鸡公山记 3月29日周六这是我第二次报名参加李队的户外山地训练,应急救援队文博宫和鸡公山的户外活动。周六早上穿着比较轻薄外套便出门了,昨天还恍如夏季,今日则一夜入冬。但这样也阻挡不了我们去野外训练的期望。早上8:30到达文博公集合地点,李队给我们讲解了,上山训练的穿带,还带我们一起做了热身运动。做完全套的热身动运后,全体队友整装待发。李队一路上边走边耐心的给我们讲解,首先讲的就是登山杖的正确用法,要怎样调才能适合自己——以前我都是随便杵两下,甚至嫌麻烦干脆不用。结果教练一教,调整长度、腕带发力技巧、上下坡不同握法……试了才知道,原来一根杖真能省30%的力气。还有讲解背包调整,以前背得肩酸腰疼,现在学会调节重心和背负系统,5公斤背起来像1公斤,简直深意匪浅! 食物搭配也让我反思——过去要么狂塞零食,要么怎么轻怎么背,现在懂了碳水+蛋白质